中國以7%的土地能養活25%的世界人口,中國農村人口占中國總人口的56%,解決農村問題,解決農民的生活、醫療、養老等問題,推動農村發展,對中國的GDP起著巨大的作用。看農村十年前后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,笑在臉上,甜到心里。
記得很小的時候,家鄉架了電網,村村通了電,村民的臉上露出了幸福的笑容;剛開始經常停電,還時不時用用煤油燈;后來好了一些,但電壓不太穩定,只要隊上有人用電飯煲,燈光馬上就會暗下來,沒準兒還會拉閘控制一下,逢年過節的時候還會擔心停電;當時我還小,一停電就罵那些用電飯煲的人家,總覺得他們做了錯事,現在想想真覺得可笑。我的家在山上,地在每戶人家中要占很大的比例,當時最大的幸福就是天天能喝上玉米粥,逢天干地旱還要靠政府救濟,靠其他地方捐贈。
十年來,國家為解決國民吃飯問題,加大力度撫持農村,出臺多項支農、惠農政策,提高農民種糧積極性。第一步是以家庭承包經營為核心,建立農村基本經濟制度和市場機制,保障農民生產經營自主權,奠定了農村市場經濟的基礎。第二步是以農村稅費改革為核心,調整國民收入分配關系。如今的農村改革,是以促進農村上層建筑變革為核心,實行農村綜合改革,解決農村上層建筑與經濟基礎不相適應的一些深層次問題,著力建設更加美好的社會主義新農村。
特別是黨的十六大提出了統籌城鄉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戰略,黨中央連續5年下發指導農業和農村工作的一號文件,出臺了一系列具有里程碑和劃時代意義的支農惠農政策,激發了農民種糧積極性,我國農業迎來了連續第五個豐收年;林權制度改革的全面推開,讓農民成了山林的主人,沉睡的荒山煥發了青春;農業生產綜合能力建設,為農村繁榮奠定了基礎;農村綜合改革又為新農村建設謀劃了美好的未來。
現在的農村跟以前相比大不一樣了,種地不用交稅了而且還有補助。在家鄉,年齡稍微大一點的,在城里不好找活了,都回家發展了,每家每戶都興辦了小規模的養豬場,收入也還可觀。街道寬了,以前每家每戶的小院子不見了,隨之取代的是整齊劃一的新農村多功能建筑,干凈、衛生、環境優美。轟鳴的機器聲響起來了,一家又一家的小型加工場像雨后春筍。三輪車、摩托車多起來了,部分家庭也還買了小轎車代步,鐵路修到了鎮上,公交車開到了村里,出行方便了,徹底告別了“一眼看見,走上半天”的歷史。“普光”油田開發了,“亭子”電站也動工了。
家鄉的樹更加茂盛,家鄉的山更加有形,家鄉的人不再愚昧無知,就連家鄉的夜晚也告別了“星星點燈”。
祝福祖國更加強盛,祝愿全天下人民幸福安康! (謝世民)